- 当她继续说这种话的时候
- 她就继续活在低自我价值状态
- 她永远对自己不能认同、不能满足
- 然后再代偿成对儿女索求爱
- 然后儿女又没有爱给她的时候
- 她就变成跟女儿要钱
- 对不对
- 当然
- 你也可以说
- 如果是莹莹的妈
- 你当面指责她说
- “你的人生快感
- 就是跟你的小孩要钱
- ”她当然是不会承认的啦
- 但是
- 如果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问题呢
- 抵赖掉就没事了吗
- 我想
- 我们还是必须要很勇敢地去意识到、并且承认
- “对耶
- 我老喜欢跟自己的小孩要东西
- 我到底是怎么了
- 为什么我会变成这个样子
- ”无论如何
- 要从自己的【guiltypleasure】去探索
- 不要一开始就怕自己有罪而不敢承认
- 也不要一发现自己有这个问题
- 就慌慌地责怪自己、压制自己
- “我这样是不对的
- 我要改
- ”而是
- 要拿出些许好奇心跟勇气
- 更去深一层地探询自己
- “我为什么会喜欢这样
- ”非常可能是答案背后还有答案、可能要剥掉好几层
- 才能找到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 但是这个探索之旅
- 我觉得还是需要去开始走的啦
- 因为别人只能看到你最外面的一层
- 真正的答案
- 如果你不自己去找出来
- 也没有谁可以告诉你啦
- 或者说
- 除非你自己把答案找出来
- 不然
- 就算是有一个眼睛很贱嘴巴也很贱的我在一旁看出来告诉你
- 你也是不会承认的啦
- 还有另外一点
- 我之前一直说什么【做坏人、当真小人没关系
- 和自己的feelingtone】在一起就好】
- 我想
- 大概已经足以造成误解了
- 你可能以为我是在叫你【想干嘛就干嘛】
- 但
- 其实不是这样
- 因为
- 如果你的家常冲动就是想把老公用平底锅敲死、或是想去花天酒地、去性滥交
- 当你意识到自己内心一些黑暗的渴望的时候
- 通常
- 一个人会先落入一种头脑的陷阱
- 我是要做
- 还是不做
- 只是这么想
- 其实你就已经是被自己的我执玩到了
- 因为
- 正确答案
- 不是做或不做
- 而是我为什么会渴望这个
- 我并不是叫你想杀老公就去杀老公、想性滥交就去滥交哦
- 你想啊
- 如果你不做
- 就憋闷着
- 这样是伤自已
- 但你做了
- 往往又会是不顾虑他人、不尊重他人
- 伤到别人
- 这又变成耍任性了
- 耍任性的人并不是一意孤行下去就会身心变健康的哦
- 当一个人实质上有对他人或自已造成伤害
- 而他又偏要一意孤行的时候
- 人就会开始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 乱编一些理由来泯灭自已的良知
- 这不也就是往心理变态之路迈进了吗
- 所以
- 当我们发现自已内心的一些【黑暗的愉悦】时
- 重要的不是去执行它
- 而是要【不怕】它
- 去搞清它
- 即使是一件不严重的事情
- 我们都不必让自已落入二选一的两难数式之中
- 因为
- 这也是互相代偿的辩论战呀
- 比如说
- 某某人跟我讲
- “我爱上了一个人
- 我……是应该去跟他告白呢
- 还是
- 要继续压抑着、埋藏心中
- ”----你猜我会怎么回答
- 叫他要依循内心呼唤
- 去告白
- 失败也没关系
- 好歹是青春无悔
- 错
- 两难式一出现
- 你就要晓得
- 你这时是在受交感神经支配
- 是被我执搞到了
- 是处在代偿反应之中
- 你告白也是错
- 你不告白也是错
- 因为
- 重点根本就不在这里
- 每次遇到这种问题
- 我的回答差不多都是
当她继续说这种话的时候,她就继续活在低自我价值状态,她永远对自己不能认同、不能满足,然后再代偿成对儿女索求爱,然后儿女又没有爱给她的时候,她就变成跟女儿要钱,对不对?
当然,你也可以说,如果是莹莹的妈,你当面指责她说:“你的人生快感,就是跟你的小孩要钱!”她当然是不会承认的啦。但是,如果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问题呢?抵赖掉就没事了吗?我想,我们还是必须要很勇敢地去意识到、并且承认:“对耶?我老喜欢跟自己的小孩要东西,我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我会变成这个样子?”无论如何,要从自己的【guilty pleasure】去探索。
不要一开始就怕自己有罪而不敢承认,也不要一发现自己有这个问题,就慌慌地责怪自己、压制自己:“我这样是不对的!我要改!”而是,要拿出些许好奇心跟勇气,更去深一层地探询自己:“我为什么会喜欢这样?”非常可能是答案背后还有答案、可能要剥掉好几层,才能找到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但是这个探索之旅,我觉得还是需要去开始走的啦。因为别人只能看到你最外面的一层,真正的答案,如果你不自己去找出来,也没有谁可以告诉你啦。
或者说,除非你自己把答案找出来,不然,就算是有一个眼睛很贱嘴巴也很贱的我在一旁看出来告诉你,你也是不会承认的啦。
还有另外一点,我之前一直说什么【做坏人、当真小人没关系,和自己的feeling tone】在一起就好】,我想,大概已经足以造成误解了;你可能以为我是在叫你【想干嘛就干嘛】;但,其实不是这样。
因为,如果你的家常冲动就是想把老公用平底锅敲死、或是想去花天酒地、去性滥交;当你意识到自己内心一些黑暗的渴望的时候,通常,一个人会先落入一种头脑的陷阱:我是要做,还是不做?只是这么想,其实你就已经是被自己的我执玩到了。因为,正确答案,不是做或不做,而是我为什么会渴望这个?
我并不是叫你想杀老公就去杀老公、想性滥交就去滥交哦。
你想啊,如果你不做,就憋闷着,这样是伤自已;但你做了,往往又会是不顾虑他人、不尊重他人,伤到别人,这又变成耍任性了。耍任性的人并不是一意孤行下去就会身心变健康的哦!当一个人实质上有对他人或自已造成伤害,而他又偏要一意孤行的时候,人就会开始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乱编一些理由来泯灭自已的良知,这不也就是往心理变态之路迈进了吗?
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已内心的一些【黑暗的愉悦】时,重要的不是去执行它,而是要【不怕】它,去搞清它。
即使是一件不严重的事情,我们都不必让自已落入二选一的两难数式之中。因为,这也是互相代偿的辩论战呀。
比如说,某某人跟我讲:“我爱上了一个人,我……是应该去跟他告白呢?还是,要继续压抑着、埋藏心中?”—-你猜我会怎么回答?叫他要依循内心呼唤?去告白?失败也没关系,好歹是青春无悔?
错!两难式一出现,你就要晓得,你这时是在受交感神经支配,是被我执搞到了,是处在代偿反应之中!你告白也是错,你不告白也是错,因为,重点根本就不在这里。
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我的回答差不多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