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好不好?]心肌梗塞;然后,[有脾气不要发出来,闷住好不好?],红斑狼疮;[那,不要闷,发泄出来好不好?],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那个身体,就是怎么修理、怎么养都不会对的一个状态。
这时候,就算你有,《伤寒论》这本医家宝典,顶多也只是减缓一点点症状,却不能真的让他好起来;像拔河一样,而且拔得很辛苦。所以,无论如何,这样的一个状况,不要努力去给它练成呀。
念波决定结果
[念波的频率]这个话题,说起来也是很玄。可是我这些年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小小细节,却又感到不能不信:
不管一个人的行为,从表面上看起来有多无害、多善,只要那个念波是不对劲的,结果,就一定会害到人。也就是最后的结果、最后展现出的现象,是由一个人念波的品质具象化出来的,而不在于他做事的方法正确与否、或是他自以为的动机。
好比说,有一个是燥郁症人格,所以,他常常就会很用力地向周遭的人做出善意的行为啦。可是,你接受了他的善意,结果通常都是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倒霉事:比如说他很热心地说某某演唱会的票他有多一张可以送你,结果你拿了票,就在兴冲冲骑机车去听的途中,票从口袋里被风吹跑了。他推荐你去某某店穿耳洞,说那家店技术最好最不痛,结果你穿了之后莫名其妙就发炎感染,流脓流了两个礼拜……。大家如果自己也回忆看看,这种奇异的倒霉事,多少也想得起来几件吧?
但燥郁症人格,到底是魔力比较小的,只害你倒霉,还毒不到你的心。那么,救世主情结呢?
关于救世主情结,只讲精神结构,好像还不够有日常感?不然我来捏造一个故事好了?——
比如说,有一对夫妻,这个太太,可能是一个一直以来对于【心灵成长】方面很有兴趣的太太。这以我们社会的情况应该很容易理解嘛,对不对?就是她可能参加很多成长团体啊,或者是读很多这种心理学self-help的书——这样子的一个人。
于是,她跟她先生在一起的时候,她就开始——不自觉地哦——扮演了一种权威角色。她会开始去注意:她的先生有很多地方是【不愿意成长】的。然后,当她发现到这样的迹象时,她就会常常忍不住去鼓励她的先生说:“你要成长。”“你不成长不行呀。”等等。我想,说不定就是因为人自己里面先存在着一种【想要当权威角色】的欲望,所以才会找到一个不愿成长的先生,好让她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