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五篇后面,还会一层一层再解释的东西。
如果是一般的修练或者是宗教,有的时候会讲这句话:『人不应该执着于肉体。』但是,有的时候,这种一般性的宗教或修练,会把『不执着于肉体』这件事情,窄化成『不要执着于食欲跟色欲』,因为食欲、色欲是一种肉体的欲望嘛。
可是,庄子在<德充符>篇所书写的东西,是认为说:执着于肉体的意思, 重点并不在于食欲跟色欲,而是:人一旦进入了这个肉体之后,他就会『只从肉体人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这件事,这个被窄化了的世界观,这种不实念波,才能称之为执着。
当你忘掉了自己有灵魂人的部分,只以肉体人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你的世界就只有这个有形的物质世界的时候,你的人生观,基本上是不完整的。有一大块更高维度的事实,你不能承认的时候,你的人生就会变成以肉体人的角度,去觉得:『这个人给我钱,对我好,对我来讲是有所得;这个人对我不好,偷我钱,对我来讲是有所失。』肉体人会以肉体人的存在安全为基轴,去决定:这个是我喜欢的、这个是我不喜欢的;这个是有得、这个是有失。
所以,庄子的认为是:『肉体的执着』这件事情(所谓『执着』就是『不实念波』),人类对于肉体基本的『不实念波』,是在于失去灵魂人的 Identity。
反而食欲或者性欲,在庄子来讲不是那么重要的我执,因为其中没有什么太『搞错』的地方。
庄子会觉得:你执着于肉体了的时候,你就会在意物质世界的得失,这才是你的肉体执着比较主轴的部分。你执念于『你只有这个肉身』,所以你会有
『得失心』。当然《庄子》无论是第二篇、第三篇,都一再地说:有一天如果你死了,你能够用平静的心情,面对死亡这件事吗?
当我们的Identity 自我认知,还只是在肉体人的时候,我们就会很讨厌『死亡』这件事;感受上就会很讨厌它。你还是感受上很讨厌死亡的时候,你的心终究是还没有『灵魂人的心』的内涵。于是,你就会用『得失』当作你的『隐藏版』道德判断标准。
2019 年 12 月 25 日星期三
我们现代人,有很多『表面版』的道德判断:『做人要像雷锋!你要给出去很多东西!』这个是表面版的道德判断。但是,基于肉体执着,你的隐藏版的、私密的、黑暗中的设定,是『得失』,这是对肉体人很重要的事情。
然后呢,他说,你隐藏在下层的『得失心』,它表面会覆盖一层东西,叫 做『好恶心』;这个人伤到你的什么,让你『有所失』的时候,你就会讨厌他; 当整个人给你你想要的东西,让你『有所得』了,你就会喜欢他。你对一个人 的讨厌跟喜欢的感觉,往往它的底层是受你的『得失』支配的。
而『得失』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你误以为自己『只有肉体、只有这个物质的世界』。
等到你有了『好恶之心』作为基盘,你再在上面覆盖一层表面:『起情绪』的时候,庄子就会有一点讽刺地说:你今天跟人谈感情,弄得你『难过、伤心、爱得死去活来』之类的,这些东西其实是由你的『好恶』引起的。但是这个『好恶』是建立在『得失』的基盘,『得失』是建立在『人只有肉体』的这个『错误观点』的基盘……
所以,结论是:你这一辈子所有的情感波涛,都是『谎言』。
换算成佛家的语言,就是:只一个『无明』,就造就了众生一切苦。
到最后,庄子说:当你会起情绪的时候,就代表你的所有的一切,是建立在『谎言』上。而这个『谎言』叫做『肉体执着』。这是<德充符>篇的基本论点。
这个基本论点的另外一个说法是:人有了肉体而以为自己是肉体人的时候, 肉体人会对于『失去自己』有『恐惧』。所以《庄子》认为,肉体人的特征, 是:活在恐惧之中,被恐惧支配;那超越肉体人之外的灵魂人,他的情绪里面 是没有『恐惧』这种情绪的。
也就是说:肉体人『怕』自己不能得到,『怕』自己会失去……的那个『恐惧之心』,形成『得失心』,再形成以『恐惧』为基调的『好恶心』。然后用以『恐惧』为基调的『好恶心』,形成了今天你跟人怄气、不高兴、吵架、难过、伤心等等『情绪』。
庄子的意见,在<德充符>就是:今天你在跟人家怄气,今天你在跟人家因为爱恨情仇在死去活来的时候,这些『情绪』就是你的能量中的恐惧的总和—
—人的『肉体执着』,就是人的『恐惧的总和』,也就是『得失心』形成『好恶心』再形成『情绪』的这一整串。这是《庄子》第五篇最后的结论。
<德充符>要讲的是:一个灵魂人,他的情感,是没有我们一般肉体人那种『以恐惧为基调』这个特征。因为没有肉体人『以恐惧为基调』这件事情,所以他就不会有『得失心』。没有『得失心』,就没有『好恶心』,没有『好恶心』,就没有办法惹到他起情绪。所以,情绪在这里这样完结。
你会不会觉得:『前面第三篇不是讲说:情绪是不承认事实吗?』也是啊,这是不冲突的。但第五篇喜欢用这个逻辑来讲故事。
<德充符>提到,倒是有一种人,他是能够在肉体人的人生之中,保有他的灵魂人之心的。这样的人,他活的方式跟别人会有什么不一样?他跟别人不一样的其中一个地方就是:一般执着于肉体的肉体人,他人生的很多选择,都是基于恐惧;诞生,保有灵魂人之心的那种人,他做选择的理由,没有『恐惧』这个因素夹杂在里面。
也就是说:他得到了灵魂人的内心,看事情是以一个高维的角度。高维度的『俯瞰』的意义是:我们这个世界觉得是冲突对立的,他看起来就是全是统合的。也就是『正反合』形成高维度的生命能。
于是,当我们一般地球人,会觉得少了一只脚,是一个重大的『失去』的时候,因为他意识基盘的质地里面,就没有『得失心』这个成分,所以他不知道『我少了这只脚』是怎么样的损失;他对这个事情是无感的。
我们肉体人对于『失去什么』是很有感的对不对?比如我今天公司倒了, 我失去了公司;我今天股票垮了,我失去了多少钱;我被谁甩了,失去了他的爱……我们对我们的『失去』是有感的。但是因为他没有那个『恐惧』的『肉体执着』的基盘,所以他对于『失去』是无感的。
简单来讲,『可爱心法』就是『无情(没有情绪)心法』。庄子是用这个角度来讲解这个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