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最常从健康与疾病的观点了解人类,称为医疗模型。这是观察人类非常受用且有效 的方式。
依我看来,乔治患有非常特异的病症,也就是强迫妄想型精神官能症。我们已对此一疾病颇有 认知,乔治的个案在许多方面堪称为典型的病例。举例而言,强迫妄想型精神官能症源起于年幼时 期,几乎与大小便训练同时发生。乔治已不记得如何被训练如厕。但是,从他父亲因为小猫咪弄乱 了屋子,而将猫打死的事实看来,我们可以猜想,乔治可能已经了解:最好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同 情心。怪不得乔治长大之后,特别爱干净,处事有条不紊。强迫妄想型精神官能症患者,常是如此。
患者的另一特征,即是具有精神科医生称为奇想magical thinking的倾向。奇想的形式不一, 但基本上,它是一种由思考导致事件发生的信念。小孩子常常会突发奇想。举例而言,五岁大的男 孩会想:真希望我的小妹妹死掉。接着他可能心急如焚,害怕他许了愿妹妹因而死去。要不就是妹 妹生病了,而让他充满罪恶感,以为是因为自己的恶念使妹妹患病。奇想的倾向通常也随着年岁渐 长而消失。到了青春期,人们多半确信,单凭思考产生的念头不足以控制外在活动。然而,饱受精 神虐待的孩童,却无法跳脱奇想阶段,尤其是妄想型强迫精神官能症患者更是如此。乔治坚信自己 萌生的意念会成真,就是精神官能症患者的主要病征。他认为,一次一次不远千里地返回妄念源起 的现场,使意念无从发挥力量,就可使之消失殆尽。
照此说法,乔治与魔鬼订约。仅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奇想罢了!和魔鬼订约似乎是让他的苦难获 得喘息的可行方式,尽管合约完全藏诸胸臆。乔治所发出的奇想也是困扰他心理疾病的典型特征。 由于我们可以从上述的角度解释种种的现象,因此无须再深入分析,本个案终结。
问题是,乔治与魔鬼的关系似乎很普通、不甚了了。但是如果从传统基督徒的宗教模型而论, 又是如何呢?
根据基督徒的宗教模型,人类(或是宇宙万物)在善与恶、上帝与魔鬼的两大力量之间,奋力挣 扎。人的灵魂即是这场争斗的战场。在征战中接受考验、载沉载浮,则是人类生命的全部意义。惟 —的关键问题在于,最终究竟是上帝赢得人类的灵魂,还是魔鬼赢了?乔治与魔鬼签订合约,建立 关系,无异将自己的灵魂置于危如累卵的处境。此刻显然是他生命里的危险关头,甚至全人类的宿 命也可能被他的决定所左右。一群天使与一票魔鬼正监视着乔治,紧抓住他的每一念头,不断为接 踵而来的演变祈祷。最后,乔治舍弃合约,断绝与魔鬼的关系,拯救自己逃出地狱,沉浸于上帝的 恩典,为人类带来希望。
乔治与魔鬼签订的合约,有何意义?只是精神官能症的另一种病征呢?还是他生命中意义非比 寻常的转折点?
我并不打算在本书内公然反对医疗模型。在所有无数可行的模型中,医疗模型对于了解心理疾 病最有用。然而,在特定的时间及情况下,其他的模型也许更恰当。
因此,我们有必要挑选有利的立足点。当乔治告诉我他与魔鬼订约时,我面临了抉择:是否该 将它视为另一种典型的精神官能症病症,或是道德危机的一刻?如果我选择了第一种可能,我便无 须采取立即的因应之道。但若是后者.那么对于乔治及社会,我有责任尽一切所能,全力抑止道德 的沦丧。该是第一种可能?还是第二种?选择探究乔治藏在心中的合约是不道德的。而且会让他的 败德行为无所遁形,然而我当然还是挑上较富戏剧性的这一种。这是根据经验之谈。如果在特定的 时间下,我们必须选出一种特定的模型,或许就该选择最受瞩目的那一类,也就是,挑选使研究事 件产生最大可能意义的模型。
采用单一的模型,不但没必要,也不足取。北美人看到月亮上有一个人,但是某些南美人却把 他当成是只兔子。孰是孰非呢?两者可能都对。因为双方在文化观念及地理位置上,各执不同的立 场。我们所谓的典范,不过是二选一的观点罢了!如果想要尽所能了解月亮或其他的现象,就得从 四面八方多元化的角度切人,加以检视。
因此,本书将采取多向度的研讨方式。喜欢简单的读者可能会感到不习惯。然而本书的主题值 得完整探究、全面剖析。了解人性之恶,无比重要!不能从单方面的角度出发。它占了现实的大半, 在单一架构的范畴内根本无法掌握宏旨。了解基本的现实,绝不能如成就一项使命,奋力前进,仅 能亦步亦趋、循序渐进。事实上,愈接近邪恶,人们益发领悟对它的不解。换言之,对于邪恶的神 秘诡请,更加敬畏。
那么,为什么要了解它呢?这个问题与虚无主义nihilism同一论调,因为,自太古时期以来, 即有魔鬼之音的存在。可是,又为何要采取行动,或是研习它呢?因为即使是对我们的处境仅有朦 胧的认识,也远胜过在一片漆黑中挣扎,来得更有成就感及建设性。人类既无法洞悉罪恶,也丝毫 无驾驭它的能力。但是一如托尔金Tolkien所言:掌握世界所有情势的兴衰,并非你我分内之事。 但是从内心开始整顿,连根拔起一切恶念,好让后代的子民拥有一片净土勤事耕耘,你我责无旁贷。 至于他们的境遇,则非你我所能干预。
因此,科学的触角广为延伸,无远弗届,深人探索宇宙的奥秘。于是,科学家逐渐乐意使用多 样化的模型。物理学家不再垂头丧气,只将目光集中于分子、粒子与各种声波、光波领域。至于生 理方面的模型也是包罗万象,涵盖了生物学、心理学、精神生物学、社会学、生物社会学、弗洛伊 德学派、理情治疗法rational emotive,行为学派、存在主义等。尽管别有创见的人在单一的新模 型领域内独领风骚,是科学所不可或缺,但足一心想往被完全了解的病患,也许已心知肚明,应求 助于可以从各角度探求于人类灵魂奥秘的诊疗医生。
尽管如此,科学仍末达到广纳百川、无私无偏的境界。本章之所以定为邪恶心理学的雏形,完 全是因为截至目前,仍末出现一种具体的科学知识攸关人性之恶,且值得将之列为一门心理学。为 何不能?几千年来.有关恶的概念一直是宗教的中心思想,却不存在于心理学的领域内一一即使可 能有人会认为其两者本质息息相关。但如此不可思议之事,主因在于迄今为止。世人~直认为科学 与宗教全然不相融一一就像油与水,两者互斥、无法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