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白皮书-第(69)页

  • 2019年4月22日星期一如果你动到一个辩论之心跟人家吵架
  • 制造出来的我执是『一』的话
  • 你这样自我满足地微笑一次
  • 所制造出来的我执
  • 有可能是『两万』哦
  • 你就从『制造我执、犯错』
  • 进阶到下一个境界『造业』了
  • 比方说你跟人家吵架
  • 这只是『买一本笔记本』
  • 但当你需要两万本笔记本的时候
  • 只要在电视机面前『唉』一下
  • 就都有了
  • 等于是开出一个笔记本工厂
  • 造成企业嘞
  • 要多少
  • 自己造就有
  • 我执可以无限量地自己制造
  • 只要『自我感觉良好
  • 瞧不起别人』就可以了
  • 所以
  • 『叹』的基本形
  • 是变成一个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社会评论家
  • 即使到『叹』字
  • 我们都还不能说这个人是『良知泯灭』
  • 因为他心中还有良知的最后一道防线
  • 也就是『不能有意识地对自己说谎』
  • 他若是姓王的
  • 他要告诉自己说
  • 『我姓张』
  • 他也相信不了
  • 不过
  • 这里要先回头说一下『虑叹变执』的『虑』是什么东西
  • 因为到『叹』这个字才是代偿
  • 在到达评论家的水平以前
  • 那个『虑』字
  • 在生活之中可以对号入座的
  • 是这样子
  • 当一个人我执越来越多
  • 他就越来越不会去确认事实
  • 越来越喜欢相信
  • 『他认为的
  • 就是真的
  • 』大家可以理解这种感受吧
  • 扪心自问
  • 我们都是如此
  • 那么
  • 它到达『虑』这个字的转折点
  • 是这样子
  • 在你还没有到达『虑(担心、烦恼)』这个字的我执含量时
  • 比如说一个家庭里
  • 小孩晚上一直没有回来
  • 爸爸在家里面走来走去很紧张
  • 妈妈就会劝爸爸说
  • 『老公啊
  • 其实小孩子说不定跟同学去吃个消夜嘛
  • 我们也不知道他发生什么事
  • 所以
  • 我们要不要
  • 先别紧张
  • 不要把事情想那么坏
  • 』如果这个人还没有到『虑』这个阶段
  • 他就会说
  • 『对呀
  • 老婆
  • 也是噢
  • 先静下心来
  • 再等一下下再说
  • 』如果他到了『虑』这个阶段
  • 他就会吼了
  • 『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
  • 都不关心小孩
  • 』他恼羞了
  • 他想尽全力保护他的幻想
  • 他会很想保护『我想的就是对的
  • 这个世界最好都是错的』
  • 事实反而不重要了
  • 一般我们都能理解的『担心』这个情绪
  • 又一个微妙之处
  • 就是
  • 我们所担心的事情
  • 几乎大部分
  • 都不会成真的
  • 是我们的我执硬是要相信它会成真
  • 次啊会被心中之神电得那么不舒服
  • 真的会成真的
  • 我的经验是
  • 我就会直接去处理、应对这个状况
  • 反而没有那么多的『担心』
  • 但一个人偏爱自己的幻想(所谓幻想
  • 就是不是事实)
  • 而讨厌事实打破他幻想的美梦(或噩梦)时
  • 他的感知力就会自然而然下降到一个点——感知力下降
  • 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 人家问
  • 『你吃过饭没
  • 』『啊
  • 谢谢谢谢……你不用请我了
  • 』这个人会答非所问
  • 人家只是问你吃过没
  • 你却幻想成人家要请你吃饭
  • 『你去哪里啊
  • 』『我马上就回来啦
  • 』人家问他去哪儿
  • 他会幻想人家是在嫌他要离开很久
  • 日常生活中就会开始出现这些状况
  • 人家说什么
  • 你都瞬间幻想成别的内容
  • 来答非所问
  • 或者像天威还在当我助教时
  • 我念
  • 让他帮我给谁发句微信时
  • 几乎没有过一次
  • 他打的是『逐字正确』的
  • 我说
  • 『请帮我跟克莉说
  • 『杰中问
  • 明天大家在机场几点集合比较好
  • 』』他就写
  • 『杰中问你明天几点到机场
  • 』而且现在
  • 真的『不』答非所问的人还蛮少的
  • 就像有一次
  • 我在台中坐个计程车
  • 因为台湾人打招呼的第一句常常是『你吃饱没
  • 』我那时候要去教书
  • 就抓了一个7-11超商的御饭团随便啃两口
  • 那个司机很爽朗地问我
  • 『你呷饱未
  • (台语)』我说
  • 『没饱
  • 』他狂笑了好久
  • 说他跟人打招呼三十几年
  • 从来没有听过这个答案
  • 如果你要在这个点上练道家
  • 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盘
  • 因为你还会有答不准的时候
  • 表示你的心力还不足以客服辩论冲动
  • 基本功还没办法练
  • 因为
  • 只这样的感知力
  • 你在说服别人的当下
  • 通常你连『自己在动辩论心』都察觉不到
  • 更遑论克服它了
  • 所以要记得
  • 练道家以前
  • 要先做到
  • 答得很准很准
  • 有人写信给莹莹
  • 说他这个病怎么怎么痛苦
  • 怎么看医生都不好……讲一大堆
  • 最后问『黑玉膏多少钱
  • 莹莹就回他『三百块』
  • 因为只有这个是问句嘛
  • ——人家没有问
  • 你就不要答
  • 我是严格遵守这个的
  • 就像上次台北中医班
  • 课上有位同学站起来侃侃而谈说
  • 『老师啊
  • 有个病人这样这样
  • 他有没有可能是这样这样……』将一大堆他的推论
  • 又说
  • 『那他有没有可能是那样那样……』又讲了好久
  • 我就答
  • 『你问的问句是『有没有可能』两次
  • 我就答你
  • 有可能
  • 有可能
  • 答完了
  • 』有同学问我说
  • 『叔叔
  • 叔叔
  • 我可不可以吃苓桂术甘汤
  • 』我说
  • 『可以呀
  • 』他听了挺开心
  • 但我接着说
  • 『……你可以吃苓桂术甘汤
  • 你也可以吃老鼠药
  • 你嘴巴塞得进去的
  • 什么不可以吃

2019 年 4 月 22 日星期一

如果你动到一个辩论之心跟人家吵架,制造出来的我执是『一』的话,你这样自我满足地微笑一次,所制造出来的我执,有可能是『两万』哦。你就从

『制造我执、犯错』,进阶到下一个境界『造业』了。

比方说你跟人家吵架,这只是『买一本笔记本』;但当你需要两万本笔记本的时候,只要在电视机面前『唉』一下,就都有了。等于是开出一个笔记本工厂,造成企业嘞。要多少?自己造就有!我执可以无限量地自己制造,只要

『自我感觉良好,瞧不起别人』就可以了。所以,『叹』的基本形,是变成一个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社会评论家。

但,即使到『叹』字,我们都还不能说这个人是『良知泯灭』;因为他心中还有良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就是『不能有意识地对自己说谎』,他若是姓王的,他要告诉自己说:『我姓张』,他也相信不了。

不过,这里要先回头说一下『虑叹变执』的『虑』是什么东西;因为到『叹』这个字才是代偿。

在到达评论家的水平以前,那个『虑』字,在生活之中可以对号入座的, 是这样子:

当一个人我执越来越多,他就越来越不会去确认事实;越来越喜欢相信;

『他 认为的,就是真的。』大家可以理解这种感受吧?扪心自问,我们都是如此。

那么,它到达『虑』这个字的转折点,是这样子:

在你还没有到达『虑(担心、烦恼)』这个字的我执含量时,比如说一个家庭里,小孩晚上一直没有回来,爸爸在家里面走来走去很紧张,妈妈就会劝爸爸说:『老公啊,其实小孩子说不定跟同学去吃个消夜嘛,我们也不知道他发生什么事,所以,我们要不要,先别紧张?不要把事情想那么坏。』如果这个人还没有到『虑』这个阶段,他就会说:『对呀,老婆,也是噢,先静下心来,再等一下下再说。』如果他到了『虑』这个阶段,他就会吼了:『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都不关心小孩!』他恼羞了,他想尽全力保护他的幻想,他会很想保护『我想的就是对的,这个世界最好都是错的』,事实反而不重要了。一般我们都能理解的『担心』这个情绪,又一个微妙之处,就是:我们所

担心的事情,几乎大部分,都不会成真的。是我们的我执硬是要相信它会成真, 次啊会被心中之神电得那么不舒服。真的会成真的,我的经验是,我就会直接 去处理、应对这个状况,反而没有那么多的『担心』。

但一个人偏爱自己的幻想(所谓幻想,就是不是事实),而讨厌事实打破他幻想的美梦(或噩梦)时,他的感知力就会自然而然下降到一个点——

感知力下降,其实是有迹可循的:人家问:『你吃过饭没?』『啊,谢谢谢谢……你不用请我了。』这个人会答非所问。人家只是问你吃过没,你却幻想成人家要请你吃饭。『你去哪里啊?』『我马上就回来啦!』人家问他去哪儿,他会幻想人家是在嫌他要离开很久。日常生活中就会开始出现这些状况, 人家说什么,你都瞬间幻想成别的内容,来答非所问。

或者像天威还在当我助教时,我念,让他帮我给谁发句微信时,几乎没有过一次,他打的是『逐字正确』的,我说:『请帮我跟克莉说:『杰中问:明天大家在机场几点集合比较好?』』他就写:『杰中问你明天几点到机场?』

而且现在,真的『不』答非所问的人还蛮少的。就像有一次,我在台中坐个计程车,因为台湾人打招呼的第一句常常是『你吃饱没?』我那时候要去教书,就抓了一个 7-11 超商的御饭团随便啃两口,那个司机很爽朗地问我:『你呷饱未?(台语)』我说:『没饱!』他狂笑了好久,说他跟人打招呼三十几年,从来没有听过这个答案。

如果你要在这个点上练道家,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盘,因为你还会有答不准的时候,表示你的心力还不足以客服辩论冲动;基本功还没办法练。因为,只这样的感知力,你在说服别人的当下,通常你连『自己在动辩论心』都察觉不到,更遑论克服它了。

所以要记得,练道家以前,要先做到:答得很准很准。

有人写信给莹莹,说他这个病怎么怎么痛苦,怎么看医生都不好……讲一大堆。最后问『黑玉膏多少钱?』,莹莹就回他『三百块』。因为只有这个是问句嘛!——人家没有问,你就不要答。

我是严格遵守这个的。就像上次台北中医班,课上有位同学站起来侃侃而 谈说:『老师啊,有个病人这样这样,他有没有可能是这样这样……』将一大 堆他的推论,又说:『那他有没有可能是那样那样……』又讲了好久,我就答:

『你问的问句是『有没有可能』两次。我就答你:有可能。有可能。答完了。』有同学问我说:『叔叔,叔叔,我可不可以吃苓桂术甘汤?』我说:『可

以呀!』他听了挺开心,但我接着说:『……你可以吃苓桂术甘汤,你也可以吃老鼠药,你嘴巴塞得进去的,什么不可以吃?』

分享到:

评论0

  • 您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