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渐渐地
- 这些我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
- 超过一个临界点之后
- 开始往伟大的我执买进
- 这个伟大的我执
- 就会想要消灭心中之神
- 它的方法
- 凡是发自心中之神的讯息
- 它就会想要消灭心中之神
- 它的方法
- 凡是发自心中之神的讯息
- 它就会说
- 『这是错的
- 你该死
- 』这叫『自以爲非』
- 什麽叫做『自以爲非』
- 比如你有一个冲动
- 『我好想吃巧克力呀
- 』『不可以
- 会肥
- 』我执想要消灭心中之神的呼唤
- 或者『我好像去乡下种田
- 享受田园的生活
- 』『不可以
- 这样没有出息
- 对不起父母
- 』它对你的心中之神产生的任何一个冲动跟呼唤
- 都会说『这是错的』
- 而且它会制造一种『感觉』
- 来让你觉得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 那个感觉叫做『罪恶感』、『自责』
- 而它再更强一点时
- 叫做『羞耻心』、『面子』
- 所以《圣经》的原始童话故事
- 亚当跟夏娃在伊甸园里面
- 搞来搞去
- 玩来玩去
- 在还没有吃下是非之果以前
- 是
- 『亲亲抱抱摸摸
- 好舒服哦
- 』吃下是非之果之后
- 就变成
- 我太糟糕
- 太丢脸了
- 羞惭得不得了
- 有了罪恶感跟羞耻心之后
- 人生的质感就不一样了
- 基督教的教义是解反了
- 以爲『性』是原罪
- 道家却觉得
- 人丢失了『性』才是问题
- 所以要修『性命之学』
- 把我们的本质『性』和灵魂呼唤『命』找回来
- 等到亚当跟夏娃被上帝赶出去以后(其实是心中之神被人的我执赶出去了)
- 他们的小孩子
- 一对兄弟
- 起鬨一个请上帝吃菜
- 一个请上帝吃肉
- 上帝说
- 『我爱吃肉肉』给上帝吃菜的那位恼羞成怒
- 就把他的兄弟给杀死了
- 这个故事要说的
- 以象征物来讲的话
- 就是
- 当一个人的罪恶感跟羞耻心拿到主导权之后
- 他的心就会变成
- 明晓得『杀了兄弟
- 上帝也不会放过他』
- 他还是会恼羞成怒加自暴自弃
- 来个一拍两散的同归于尽
- 《圣经》这个故事的象征意义
- 可能是在讲述人心的堕落层级
- 2019年4月22日星期一一旦人的我执强烈到产生『自以为非』、『消灭心中之神』的力道时
- 任就会开始有『罪恶感』
- 『罪恶感』这个东西的微妙之处
- 在于它有一个指向性——『罪恶感』是我执为了否定心中之神的呼唤
- 为了消灭心中之神而捏造的『人工正义』
- 于是乎
- 像我们华人社会
- 我们的父母长辈
- 是不是很喜欢用罪恶感勒索我们啊
- 『你应该这样才对
- 你不这样就对不起我
- 』、『你不这样妈妈会很难过
- 我难过都是你的错啊
- 』都在给子女灌这样程序
- 站在一个练《庄子》的人的立场
- 我觉得
- 作为晚辈
- 我们可以有一个警惕
- 当父母用罪恶感勒索你
- 甚至当他的我执很够强的时候
- 连他身边的什么叔叔伯伯阿姨都会来帮腔说『你妈妈是爱你猜这样说的呀』的时候
- 就是这群人联合起来
- 要消灭你的心中之神的时候
- 所以
- 父母说是因为爱你的时候
- 你至少要知道
- 大魔王来了
- 他们一定要你做的事情
- 通常就是你的心中之神不要你做的事情
- 你的灵魂要往这个方向
- 他就偏要逼你往那个方向走
- 尤其是打着『爱的名义』的时候
- 特别可怕恶劣
- 脑波都是解离的波长
- 所以父母『自称是为了你好』之爱
- 是能不领情就不要领情
- 因为那种能量是很有毒的
- 如果父母的我执量勾搭
- 他就会无论如何都要用罪恶感来消灭你的心中之神
- 而且
- 是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
- 就在你心里先种下这个设定
- 一旦在你里面种下这个设定
- 以后只要他一勒索你
- 你就乖乖就范了
- 他会用『罪恶感』这我执把你拴得牢牢的
- 让你不能够再照心中之神的呼唤去走
- 大部分父母的功能
- 就是消灭你的灵魂胡话
- 然而
- 你就得想办法再这么大的强敌之下
- 还能够找到你的灵魂呼唤
- 《庄子》的人生游戏
- 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游戏啦
但渐渐地,这些我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超过一个临界点之后,开始往伟大的我执买进,这个伟大的我执,就会想要消灭心中之神。它的方法,凡是发自心中之神的讯息,它就会想要消灭心中之神。它的方法,凡是发自心中之神的讯息,它就会说:『这是错的!你该死!』这叫『自以爲非』。
什麽叫做『自以爲非』?比如你有一个冲动:『我好想吃巧克力呀!』『不可以!会肥!』我执想要消灭心中之神的呼唤。或者『我好像去乡下种田,享受田园的生活。』『不可以!这样没有出息,对不起父母!』它对你的心中之 神产生的任何一个冲动跟呼唤,都会说『这是错的』。而且它会制造一种『感 觉』,来让你觉得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那个感觉叫做『罪恶感』、『自责』; 而它再更强一点时,叫做『羞耻心』、『面子』。
所以《圣经》的原始童话故事:亚当跟夏娃在伊甸园里面,搞来搞去,玩来玩去。在还没有吃下是非之果以前,是:『亲亲抱抱摸摸,好舒服哦!』吃下是非之果之后,就变成:我太糟糕,太丢脸了! 羞惭得不得了。有了罪恶感跟羞耻心之后,人生的质感就不一样了。
基督教的教义是解反了,以爲『性』是原罪;道家却觉得,人丢失了『性』才是问题,所以要修『性命之学』,把我们的本质『性』和灵魂呼唤『命』找 回来。
等到亚当跟夏娃被上帝赶出去以后(其实是心中之神被人的我执赶出去了),他们的小孩子,一对兄弟,起鬨一个请上帝吃菜,一个请上帝吃肉。上帝说:
『我爱吃肉肉』给上帝吃菜的那位恼羞成怒,就把他的兄弟给杀死了。这个故事要说的,以象征物来讲的话,就是:当一个人的罪恶感跟羞耻心拿到主导权之后,他的心就会变成,明晓得『杀了兄弟,上帝也不会放过他』,他还是会恼羞成怒加自暴自弃,来个一拍两散的同归于尽。《圣经》这个故事的象征意义,可能是在讲述人心的堕落层级。
2019 年 4 月 22 日星期一
一旦人的我执强烈到产生『自以为非』、『消灭心中之神』的力道时,任就会开始有『罪恶感』,『罪恶感』这个东西的微妙之处,在于它有一个指向性——『罪恶感』是我执为了否定心中之神的呼唤,为了消灭心中之神而捏造
的『人工正义』。
于是乎,像我们华人社会,我们的父母长辈,是不是很喜欢用罪恶感勒索我们啊?『你应该这样才对,你不这样就对不起我!』、『你不这样妈妈会很难过,我难过都是你的错啊!』都在给子女灌这样程序。
站在一个练《庄子》的人的立场,我觉得,作为晚辈,我们可以有一个警惕:当父母用罪恶感勒索你;甚至当他的我执很够强的时候,连他身边的什么叔叔伯伯阿姨都会来帮腔说『你妈妈是爱你猜这样说的呀』的时候,就是这群人联合起来,要消灭你的心中之神的时候。
所以,父母说是因为爱你的时候,你至少要知道:大魔王来了。他们一定要你做的事情,通常就是你的心中之神不要你做的事情。你的灵魂要往这个方向,他就偏要逼你往那个方向走。尤其是打着『爱的名义』的时候,特别可怕恶劣;脑波都是解离的波长。所以父母『自称是为了你好』之爱,是能不领情就不要领情。因为那种能量是很有毒的。
如果父母的我执量勾搭,他就会无论如何都要用罪恶感来消灭你的心中之神,而且,是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在你心里先种下这个设定。一旦在你里面种下这个设定,以后只要他一勒索你,你就乖乖就范了。他会用『罪恶感』这我执把你拴得牢牢的,让你不能够再照心中之神的呼唤去走。
大部分父母的功能,就是消灭你的灵魂胡话。然而,你就得想办法再这么大的强敌之下,还能够找到你的灵魂呼唤。《庄子》的人生游戏,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游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