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然的话
- 你就赔我钱对不对
- 大家都可以用用看
- 就是非常的小人非常傲客的来用用看
- 他说
- “用也者
- 通也
- 通也者
- 得也
- 适得而几矣
- ”他说
- 你就这样用用看用用看
- 用了之后就发现可用不可用
- 那如果它是是可用
- 叫做“通”
- 那通了的话
- 会怎么样
- 会“得”呀
- 就是你用了之后
- 你到最后你变得比较幸福了
- 比较健康了
- 比较开心了
- 他说这样才叫做修道呀
- 这个就是在你的生命中你的幸福跟开心能够变得越来越多
- 你有所得
- 这个才是我们修道比较接近于修道的所作所为
- 就是修道不是要你坐山上打坐挨饿啊
- 是你实际上生活中练习这样的信念的转换
- 要你真的能够找到比较幸福的方法
- 这样才叫修道
- 所以道家真的不是一个很出世的观点
- 就是你要在你的人生里面
- 把人生当作是一个实验场
- 去试试看
- 把所有的不同的观点当做试用产品去试试看
- 他说
- “因是已"
- 他说所以呢我们修道的人才会停在这个区域里面
- 就是修道的人并不是要怎么学一些好像什么离开俗世的方法
- 而是在俗世里面让自己活得越来越幸福
- 那他说
-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 ”他说
- 你可以不懂那么多深奥的道理
- 但是你就可以在这里面练习练习练习
- 然后越活越幸福
- 然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幸福了
- 没有关系
- 不知道为什么幸福没有关系
- 你幸福了就好了
- 这就是道家要的了
- 他说
-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
- ”他说我们的我执哦
- 就常常是把这个我们的神明
- 就我们精神里面最宝贵的生命能呢
- 拿来消耗
- 想要当那个自己是
- “一”是什么
- 想要当那个唯一正确的一方
- 可是
- 你没有想到
- 其实每一方都只代表一个不同的角度
- 都是可以讲是同等的
- 就是只是让你去试试看你想要哪一方
- 就是有一些人他选择某种方法他可以这辈子经历很多感情的起伏
- 他可以写还珠格格
- 可以写《窗外》
- 《几度夕阳红》
- 那有些人选择一种非常不感情的生活
- 像我就选择一种非常不感情的生活
- 我的人生就像科学实验一样
- 但是
- 我也可以享受到某种平静
- 但是你不能说
- 写出《几度夕阳红》
- 写出什么《
- 》比较不好
- 对不对
- 就是大家选择的人生的能量的运用的方法不一样而已
- 他说
- 所以呢
- 他说
- “谓之朝三”
- 他说
- 当一个人想要证明自己这一方是绝对的对的时候你就犯到一个问题
- 就是“朝三”
- 那庄子这本书是我们一般的俗话“朝三暮四”的这个说法的原出处啊
- 庄子的他就说什么叫朝三呢
- 他就说
- “狙公赋芧”他说养猴子的那个主人
- 猴子的主人呢赏给猴子吃的那个“芧”啊
- 就是有一点像英文说的【nut
- 】那个东西
- 就是橡树的果实呀
- 他说
- 赏给猴子吃这个像树的果实的时候呢
- 他跟这个猴子讲
- 说早上给你三颗
- 晚上给你4颗
- 就是朝三暮四
- 然后猴子就好生气
- 怎么早上吃的比较少呢
- 然后呢
- 那这个赏给猴子这个主人就说
- 那不然改成早上4颗
- 晚上三颗好了
- 它说“好好好”早上吃的比较多了
- 他说
- 猴子就都很高兴了
- 庄子就说
- 这有差吗
- 这是你证明你的立场比别人对的时候你就好像是早上得到4颗果实的猴子一样
- 你真的值得高兴吗
- 智商跟猴子一样就只有5吗
- 就是他说
-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他说你证明你是对的
- 不重要
- 因为你知道你证明你是身为一个好学生是对的的时候对不对
- 你身为好学生
- 你的确是有所得
- 你可以得到别人的信赖
- 得到别的尊重
- 得到别的认可
- 但是你没办法得到坏学生的那种很轻松的感觉
- 对不对
- 你真的是有所得吗
- 你是绝对得有所得吗
- 他就说所以你其实你”名实未亏“
- 就是你的面子跟你的里子
- 其实都没有什么
- 都没什么真正的得跟失
- 可是你却会喜怒为用
- 却会因此动情绪
- 以为你这个立场赢过别人的立场你就高兴
- 你认为你的立场讲输了别人你就生气
- 他就说
- “亦因是也
- ”那是因为什么
-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 什么原因
- 是因为人真的笨到跟猴子一样的哦
- 就是这么好骗
- 就是你的人生你再也不在乎你真正的的幸福
- 而只在乎你的头脑觉得自己是对的
- 那他就说
-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
- 是之谓两行
- ”所以呢
- 圣人呢
- 就会永远都要记得
- 要让辩论的两方
- 这个对错的
- 你认为是对的跟错的两方
- 能够融合在一起
- “而休乎天钧”
- 他会停下来是因为他停在天钧之中
- 什么叫天钧啊
- 就是
- 大宇宙的水平动力
- 这是庄子的看法
- 或者中国的哲学的看法
- 就是你的能量越大的时候就会越安稳
- 就是一杯一个小茶杯的水
- 人家一脚就踢翻掉
- 可是一个大缸子的水人家踢不翻
- 就是当你能够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
- 在这种各种角度里面能够越安稳地去面对的时候
- 代表你的心的容量越大
- 你的生命能越丰沛
- 那庄子要的是这个大的水平动力
- 就是大的生命能的意思
- 他说
- “是之谓两行"
- 所以当你真的生命里面你要的是这个比较大的生命能的时候
- 那你看这种个别不同角度的论点的时候就会说什么
- "
- 两行”
- 就会说【台语
- 】
- 就会变成这样子一个观点
- 教的太慢了
- 进度已经拖到超非常超过原来设定的进度了
- 没关系都可以啊
- “两行”
- 那我们先下课
- 下礼拜再讲
不然的话,你就赔我钱对不对?大家都可以用用看,就是非常的小人非常傲客的来用用看。他说:“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他说,你就这样用用看用用看,用了之后就发现可用不可用,那如果它是是可用,叫做“通”。那通了的话,会怎么样?
会“得”呀!就是你用了之后,你到最后你变得比较幸福了,比较健康了,比较开心了。他说这样才叫做修道呀,这个就是在你的生命中你的幸福跟开心能够变得越来越多,你有所得,这个才是我们修道比较接近于修道的所作所为。就是修道不是要你坐山上打坐挨饿啊,是你实际上生活中练习这样的信念的转换,要你真的能够找到比较幸福的方法,这样才叫修道。所以道家真的不是一个很出世的观点,就是你要在你的人生里面,把人生当作是一个实验场,去试试看,把所有的不同的观点当做试用产品去试试看。他说:“因是已",他说所以呢我们修道的人才会停在这个区域里面。就是修道的人并不是要怎么学一些好像什么离开俗世的方法,而是在俗世里面让自己活得越来越幸福。那他说:“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他说,你可以不懂那么多深奥的道理,但是你就可以在这里面练习练习练习,然后越活越幸福,然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幸福了。没有关系,不知道为什么幸福没有关系,你幸福了就好了。这就是道家要的了。他说:“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他说我们的我执哦,就常常是把这个我们的神明,就我们精神里面最宝贵的生命能呢,拿来消耗,想要当那个自己是,“一”是什么?想要当那个唯一正确的一方。可是,你没有想到,其实每一方都只代表一个不同的角度。都是可以讲是同等的,就是只是让你去试试看你想要哪一方。就是有一些人他选择某种方法他可以这辈子经历很多感情的起伏,他可以写还珠格格,可以写《窗外》,《几度夕阳红》。那有些人选择一种非常不感情的生活。像我就选择一种非常不感情的生活。我的人生就像科学实验一样,但是,我也可以享受到某种平静。但是你不能说,写出《几度夕阳红》,写出什么《?》比较不好,对不对?
就是大家选择的人生的能量的运用的方法不一样而已。他说,所以呢,他说:“谓之朝三”。他说,当一个人想要证明自己这一方是绝对的对的时候你就犯到一个问题,就是“朝三”。那庄子这本书是我们一般的俗话“朝三暮四”的这个说法的原出处啊,庄子的他就说什么叫朝三呢?他就说:“狙公赋芧”他说养猴子的那个主人,猴子的主人呢赏给猴子吃的那个“芧”啊,就是有一点像英文说的【nut?】那个东西。就是橡树的果实呀!他说,赏给猴子吃这个像树的果实的时候呢,他跟这个猴子讲,说早上给你三颗,晚上给你4颗,就是朝三暮四。然后猴子就好生气。怎么早上吃的比较少呢。然后呢,那这个赏给猴子这个主人就说,那不然改成早上4颗,晚上三颗好了。它说“好好好”早上吃的比较多了。他说,猴子就都很高兴了。庄子就说:这有差吗?这是你证明你的立场比别人对的时候你就好像是早上得到4颗果实的猴子一样,你真的值得高兴吗?
智商跟猴子一样就只有5吗?就是他说:“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他说你证明你是对的,不重要,因为你知道你证明你是身为一个好学生是对的的时候对不对?你身为好学生,你的确是有所得,你可以得到别人的信赖,得到别的尊重,得到别的认可。但是你没办法得到坏学生的那种很轻松的感觉,对不对?你真的是有所得吗?你是绝对得有所得吗?他就说所以你其实你”名实未亏“。就是你的面子跟你的里子,其实都没有什么,都没什么真正的得跟失。可是你却会喜怒为用,却会因此动情绪,以为你这个立场赢过别人的立场你就高兴。你认为你的立场讲输了别人你就生气。他就说:“亦因是也。”那是因为什么,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什么原因?是因为人真的笨到跟猴子一样的哦。就是这么好骗,就是你的人生你再也不在乎你真正的的幸福。而只在乎你的头脑觉得自己是对的。那他就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所以呢,圣人呢,就会永远都要记得,要让辩论的两方,这个对错的,你认为是对的跟错的两方,能够融合在一起,“而休乎天钧”。
他会停下来是因为他停在天钧之中。什么叫天钧啊?就是,大宇宙的水平动力。这是庄子的看法,或者中国的哲学的看法。就是你的能量越大的时候就会越安稳。就是一杯一个小茶杯的水,人家一脚就踢翻掉。可是一个大缸子的水人家踢不翻。就是当你能够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在这种各种角度里面能够越安稳地去面对的时候,代表你的心的容量越大,你的生命能越丰沛。那庄子要的是这个大的水平动力。就是大的生命能的意思。他说:“是之谓两行"。所以当你真的生命里面你要的是这个比较大的生命能的时候。那你看这种个别不同角度的论点的时候就会说什么?"两行”!就会说【台语??】。就会变成这样子一个观点。教的太慢了,进度已经拖到超非常超过原来设定的进度了,没关系都可以啊。“两行”!那我们先下课。下礼拜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