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好辩头脑的成因·耶稣按才受托的比喻(76)

  那,那现在,接下来我们讲“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就是当一个人的头脑噢,进入了高度的辩论的习惯之后,他就等于是上瘾于这个系统之中,你要他把这个毛病改掉噢,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我想,这个东西实在是很惨噢,就是,当我们已经变成一个很好辩的人的时候,就是人家一句话不合我的意,我就要一直跟他战到底的那种人的时候,其实基本上好像已经没有谁动得了你嘛,对不对?就那个头脑已经太强悍了,你听谁的话,你都好像听不进来了,你的那个自己抓住的那套观念已经容不得任何不一样的声音了。那,他说“其厌也如缄”,厌就是吃的饱饱的嘛,那缄呢,就是信封封口贴起来,对不对?他已经饱到好像嘴巴都缝起来一样了,就是你要再给他一点新的东西,喂他吃一点新的观念,都已经没有办法了,他说“以言其老洫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状况,就可以说他的心哪,已经很苍老很苍老了,就是这个心已经老掉了,失去了一种生命的活力了,那“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就是一个这样子的心他的生命能已经少到快要死翘翘,那庄子在别的篇章哦,有讲过一句话,叫做“哀莫大于心死”噢,“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是出自于庄子的,而庄子定义的心死则是这样的状况,就是你的生命,你心中的生命能已经完全被耗尽了,那生命能被耗尽的一颗心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因为,我刚刚讲到人的self,是靠人的生命能在感知自己以及周遭的状况,被一种承认事实的能力,那一个人生命能低落到心快要死亡的时候,这个人的心,就已经会呈现一种没有办法承认事实的状态了,他没有办法,就他不具有感知力了,你知道什么叫不具有感知力的一颗心?就是这个人那,他可能会,还是,一般,你在家里面会看到的,同样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还能够吃饭,走路,讲话,看电视噢,但是呢,他所有感受世界都是他自己幻想出来的那一套,就是他没有办法承认任何事实,就像是,我有一次跟我妈在吃饭的时候噢,就是吃那个什么,吃到饱的披萨哈特,然后呢,有以个太太噢,就偷偷拿一个塑胶袋,披萨一直偷偷往皮包里面塞,然后呢,那个店员就来劝阻她说,不好意思,我们这边是不能外带的。然后这个太太就站起来,用非常大的音量破口大骂那个店员,你这个什么服务态度啊?然后我就觉得这已经是完全活在她自己主观的世界,人还是没有客观的感知力了。 

  而且有一次,吃那个什么,某一家猪排饭的时候吧,就有一个女的,也在隔壁桌,隔壁桌的女的,骂她的男朋友,她说,搞什么东西去停车停那么久,害我在路边一直等一直等,你都不来害我的脚被一个车轮胎K到。就是你自己在路边伸脚,给人家车压,跟你男朋友停车停久有什么关系?但是,却是已经没什么讲理了。这个世界的所有的真相都是随他幻想,这样的人其实我们生活之中,还不少哦。对不对?就遇到这样的人哪,以庄子的立场就是说“哀莫大于心死”,就是他的心已经没有任何生命能,才会产生那样现象,活在一个完全的主观的世界里面,没有任何客观的感知力的。他说“近死之心”,这种已经快要死掉的心,你要恢复这个心的生命能量,阳就是生命能嘛,要恢复他的能量,那是不可能了。那这是庄子对于人的一个很绝望的批评。 

  那当然啦,这个人是如何坏下去的,这个“喜怒哀乐,虑叹变悊,姚佚启态“噢,他这个顺序其实也是写的很好,不过下课时间到了,我们就下一个礼拜再来继续解释庄子认为的这个人心噢,分崩离析的一个顺序的看法。 

分享到:

评论0

  • 您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