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超越的新境界(73)

浪子的比喻

浪子的寓言也是一则说明超越原则的绝佳例证。

故事中有一位父亲和两位儿子。其中一位离家出走,误入歧途;另一位则很乖顺,留在家中帮忙。

有一天这位离家出走的儿子想起家的温暖,决定不愿一切地回到父母的身旁。父亲原以为这个儿子早就死掉了,看到他出现在面前,惊喜之余,举办盛大的宴会,庆祝儿子的重生。这位迷途知返的孩子如果不会离家出走,恐怕还得不到父亲那么多的爱。

多年来晨昏定省的乖儿子,看到父亲的这些举动,心中很不是滋味。父亲则略显激动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说:“这些年来我以为他已经死 ,没想到他还活着……我以为他已经死了,没想到他还活着呢!”

父亲和两位孩子代表了一个人的三个绝然不同的部分。父亲代表了生命的源头。乖儿子代表了与此生命源头相互配合的总分;迷途的儿子则代表了与生命源头无法配合的部分–一个与真实自我及人性至善面背道而驰的部分。

如同寓言中那位迷途知返的儿子一样,那一意孤行、率性而为的叛逆部分,总有一天会记起生命的源头,而兴趣不如归去的意念。

但生性良善的那部分–多年来一直忠实于你、为你克尽职责–却不愿意看到全家团聚的场面。

想不到拒绝整合的,并不是你那叛逆的一面,而是对你唯命是从,一直努力为善的那一面。

许多人一直认为叛逆的一面–莽撞、失败、撒谎、妥协、投机、自私、憎恨、傲慢、偏见、嫉妒、懒惰、贪婪、破坏、消极、背叛–使得自己无法与自己的生命源结合在一起。

其实在好相反,叛逆面的自然倾向就是回归生命源,并与之结合。

良善的一面才是不顾你内心的强烈呼唤,阻止你整合为一的最大阻力。

当叛逆面想起该是回家的时候了,它义无反顾;没有任何期待,也没有任何条件。

当你回应内心深处的呼唤要求整合时,你不会人生任何非分的要求、不会有所期待、更不会预设立场。同样地,当父亲庆幸迷途羔羊返家时,也是全心全意,不期待任何解释,完全无条件的。

父亲(生命源)无条件的爱心以及盼你回家的渴望,就是促使超越发生的力量。“我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没想到他还活着……。”父亲的惊喜之语,仍余音绕梁。

一厢情愿

为了能唤回迷途的羔羊,全家团圆,这两位儿子必须相互和解。故事一开始,父亲和良善的儿子住在家里相依为命,而叛逆的儿子则在外自甘堕落。当叛逆的儿子回家后,却又和父亲相偎在一起,而良善的儿子反而与父亲格格不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良善的儿子与父亲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一厢情愿“。在典型的反抗–顺应导向中,良善的儿子认为,只要他做得”正确“,固守”正确的标准“,依循”正确的原则“,就该得到父亲的奖励。当他看到自己的兄弟不循正途,却仍然受到宠爱时,他感到十分震惊。

许多人都有一厢情愿的想法。认为只要遵循既定的规则,其他人就应该回馈。但在这一厢情愿的模式中,另一方可能并不同意你订的条件,甚至根本就不知道。

许多关系发展的早期常可看到这种一厢情愿的情形。例如:女孩子单方面决定不再与任何其他男孩约会,隐含着对方也应该如此照办。但若对方从未答应如此做时,问题出现了。

在这个寓言中,良善儿子的行为就是一厢情愿,希望父亲能有所回馈。但父亲从未作过如此承诺。

如果良善儿子对父亲的误诊是出自内心,而不是寄望父亲的奖赏,那么他的行为就是最好的奖励。但寓言中透露,这位良善儿子是因外在动机而行善。就反抗–顺应导向而言,他只是完成他认为必须做的事(had to do ),而不是他真正想要做的事(wanted to do )。

每个人难免都有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你发现自己曾因以往对自己不够诚实而很难原谅自己时,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

许多人都要求完美;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这里唯一完美原事物就是不完美。

法兰克在所著《人类的意义追求》一书中提到,圣人并非因追求完美而达到圣人的境界。

我在研习会上常看到有些人执意追求完美,对少许的缺憾自责甚深、无法原谅自己的逾矩行为。

当你对自己不存有期望、要求或一厢情愿的想法时,生命中的底层结构将产生根本的改变。其阻力最小之路将引你进入超越的殿堂,获致生命的完全整合。在反抗–顺应导向中,回应的目标是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完美境地,而创造导向倾向于追求一个超越的境界。

分享到:

评论0

  • 您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