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创造的动能(54)

在创造导向中,

动能的累积却是一件自然又容易的事情。

你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不论目前成功与否,

都能在你努力的方向添加额外的能量。

于是每一件事都有助于最后的成功,

包括那些无法获得立即成功的事。

圆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按部就班。它就像一个生命体般,会随着成长的脚步,逐步具备更多的能量,这个生命体也因页得以不断成长。

在成长或学习的过程中,如学习数学、管理、运动、烹饪、裁缝、会计、电脑或外国语言,越能够圆熟初级课程,后面的课程就越得心应手。同时,由于动能不断增加,你就能够圆熟更高级的课程。于是整个圆熟过程将变得越来越顺畅,越来越容易。

如果你已经会说一种外国语言,再学习另一种外国语言将变得容易许多。学会一种外国语言,不只是将这种语言融会贯通,而且还圆熟了学习其他语言的能力。如果会说两种外国语言,要学会第三种更加不是难事了。

圆熟常会产生像等比级数般的快速成长;因为圆熟一件事物后,往往让我们容易圆熟更多的事物。事实上在创造导向中,一旦能够圆熟自己的创造过程,掌握生命的能力将大增,如此将能以更自然、容易的方式,去创造你真正关心的事物。

在成长过程中,当能力到一定程度后,你就会知道自己具有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来自信心、自我肯定或自我催眠,而是来自完成目标的实际经验。你的创造物不但为自己作了一个最好的注解,也是你的最好代言人;它们会告诉你,“你可以创造。”

事实胜于雄辩

累积几次完整创造循环的经验后,你才能确定自己是一个创造者。在那之前,不管你是如何地为自己宣传,都无法让你自己相信这是事实。“我办得到!”或“只要我想要,都可以办得到!”这类自我肯定的话语,只会制造自我膨胀的意识,有时连自己都不相信。在扭曲的事实下建立的自信心,会使你无法正确评估现况。

你是否真能创造心中所欲,一定要等事实成立后才可以论断。唯有在事情真正完成后,你才可说这件事办得到;否则结果如何,尚待分晓。

电子仪器的发明家欧辅辛斯基,拥有一百多项椭圆形调整运转器的专利,当他所设计的调整运转器在全世界流行后,他在接受访问时表示:

它让我信心十足,知道自己是位发明家;当你在这条路上前进,并且获得如此的成就时,你会认为,我可以创造……这真不错……我喜欢它……这相当令人振奋……这正是我所想要做的。所以这可以说是你所作的一种承诺,也可以说是一种呼唤,而你正对它作出回应。

圆熟是一种逐渐累积建立的过程。这种累积过程需要一段长时间。因此,在圆熟阶段,改变不会立即发生,而是逐步形成的。

在日本,学徒必须花上七年的时间才能学会做寿司的艺术;要学会拉大提琴,则通常得花二十年的光阴; 要成为一位好木匠,十年的时间是跑不掉的。

想要在创造导向中掌握自己的生命流程,也不是一蹴可几的,因为创造过程中最复杂的一环–圆熟,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通常那些寻求发展自己“潜能”的人士,都渴望立即的转变。在潜能发展课程中的许多用语也特别迎合此一渴望,例如:”得到它“,好像某些事物正等待你去拿取,一旦到手后你的一生将因此而改变;”改变背景“,仿佛只要背景改变,现实的真实本质就会现形;”顿悟“,似乎一旦经历后,将让你一夜间了解整个宇宙。你可能要花上数年的时间,才能够达到顿悟的境界,但这些课程常让你认为,一旦体验到这个境界,就表示你已经”到达了“。

”突破“的观点也是持相同的说词。首先你必须假设有一道正待突破的障碍,然后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有些人想像自己的生命是一道接着一道的突破。他们所言可能都是真的。但如果你无法进行实验,从实验中汲取教训,运用学习的经验,以及圆熟了整个过程,那么除了花上大半辈子的功夫,用自己的头去冲撞自己想像出来的障碍外,还能够冀盼什么呢?

终”生“无休

”到了!“观点正是退休梦的一种版本。对许多人而言,生活是一连串需要你埋头苦干的琐碎杂事,直到有一天你不再需要为了生计而工作。届时你就可以轻松一下,然后等着进棺材。运气好的话你会中个乐透奖,如此就可以早点辞掉工作,过着舒适的生活,但还是等着进棺材。而创造者不会有退休的念头。

前几天有两位风趣的朋友到家中小坐。这两位老师专精的创造者。女士专精于纺织,男士则世界级的陶艺家。很自然地我们聊到了艺术。我问他们是否曾听过哪位艺术家退休的。

”从来没有,“男的说,

”一个都没有,“女的也同意。

事实上我也不曾听说过。或许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这么一个人,但那只是特殊的例子。虽然说上帝在创造世界时,也曾休息过一天,但这个例子是无从比较的。

我们的社会却是完全不同。退休是许多人的最终目标。退休梦就是买一辆活动拖车,到处游历。这么做,两三个月下来或许还有点兴致,但一个人到底能够观光多久呢?

在电视节目”六十六号公路“中,有两位年轻人在全美到处旅游,他们的目的是寻找冒险、经验和真理。这份猜想确有引人之处–在生命逐渐消失之前,真实体验它的存在;认识一些从未有机会认识的朋友;体验相爱和告别;以及汇集一些生动的记忆,供你在二十五年后追思回想。但巴兹和陶德这两位年轻人在旅游时还是得工作,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还是演技精湛的演员。过程中,他们也需要接受创作这部影集的有关人员的协助,这些人都是深具创造力的。

创造和其他领域的最主要差别是什么呢?我们很少看到一位创造者在步入晚年时会停止创造,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创造者的内心有一股创造的渴望。这并不是一种自满的意识,而是属于更高一层的生命目的。对创造者而言,下一个步骤永远存在,永远有新的目的地要去,他们不会虚度岁月,等待生命结束。

创造者似乎与生命的本身–一件创作–是一致的。在一个充满创造机会的世界中,怎么可能无物可创?

有些人认为生命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的囚禁;我们必须为天遣付出代价,当我们得到教训,并且纠正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造成的错误后,我们才可以离开。生命难道只有苦难和挣扎?这种悲观的论调经常可闻,某些精神导师的训诲中也可以隐然承诺助你跳出这个轮回。

我倒很希望看到这些已受到天意启示的灵魂能多留一会儿,能在音乐、绘画或诗词上多作一番努力。如果他们这么做的话,或许会更喜欢这里。

我们看看历史上诸如佛洛斯物、米开朗罗、伏泰尔、歌德、雨果、托尔斯泰、萧伯纳、海顿、邱吉尔或毕卡索等人,都在耄耋之年仍然创作不休,一直是谬司的最亲密友伴。于是我们发现了一条出路,它不是出世,而是入世;它带我们进入一个充满生命惊奇的世界,能不断创新、更新、常新。

分享到:

评论0

  • 您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