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个好理由一个人若不能正确地陈述事实
- 常常就会落入自我欺瞒的陷阱
- 约会迟到
- 在路上你就先编好一段故事
- 一到达
- 你不但已准备好复诵这个借口
- 而且自己几乎也已经相信这套说辞
- 避免正确地陈述事实
- 通常是为了避开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人类社会对于借口与理由一向十分重视
- 许多人都以为
- 若能找到失败的正当理由
- 就无须为失败扛责任
- 于是利用各种曲解事实
- 只为了自欺欺人
- 生病是你无法达到预期水准时的好借口
- 因为我们不便对病人过度苛责
- 情绪不好也是常见的理由
- “我的心情不好
- 无法负责
- “许多人常以环境的受害者自居
- 为自己的行为掩饰
- “我是很想参加莎拉的生日宴会
- 但前脚刚出大门
- 老板打电话来了
- 说个不停
- 为了工作我也没办法
- “曾经杀害旧金山市议员米尔克及市长莫斯孔的凶手怀特辩称在凶杀案当天
- 他的血糖浓度不正常
- 陪审团也一本正经地考虑这点理由
- 结果怀特获判轻刑
- 任由借口理由满天飞的社会
- 绝对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
- 艺术的传统就是要臻于人性的最高点
- 你可曾听见哪位艺术家在其作品失败时
- 会找出借口搪塞说
- “我有理由
- “但有些人似乎乐此不疲
- 捏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 说明为何无法达成目标
- 久而久之
- 对追求真正想要的也就提不起劲了
-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 知道失败真正的原因可以帮助你调整行动
- 以达成最后的目标
- 但这与找借口掩饰失败完全是两回事
- 了解行动的有效性属于学习的过程
- 并不是要为自己失败辩护
- 例如
- 挑战者号太空梭升空爆炸的原因不可等闲视之
- 找出原因有两大作用
- 其一
- 减少日后发生毛病的机率
- 以保障未来太空人的生命安全
- 其次
- 找出原因
- 也有助于舒缓悲剧所造成的痛苦
- 挑战者号上的太空人是全美的菁英
- 升空不久前
- 还在电视荧幕上
- 向全国观众挥手致意
- 因此
- 实在很难让人接受这些人已灰飞烟灭的事实
- 找出解释帮助我们接受事实—知道这些人已经走了
- 他们永远没有实现理想与希望的一天了
- 而一般人在他们心爱的人过世时
- 常会经历不同阶段的情绪起伏
- 悲伤、心情恶劣
- 然后是随之而来的坚定与祥和
- 然后过些时日
- 当另一桩不幸横生
- 这种情绪的起伏又会再度回来
- 让悲伤的当事者又重新面对生命中的另一次失落
- 除非当事者接受这些残酷的事实
- 否则他(她)很难好好地活下去
- 我的父亲过世时
- 母亲几乎无法接受
- 父亲的遗物完全保持原状
- 任何人都无法接近或移动
- 似乎这样
- 父亲就能起死回生
- 家人和亲朋好友都试着帮助母亲度过这个难关,但都无济于事
- 她的心中一直保持父亲的影像
- 始终无法认清已发生的事实
- 活在过去
- 不能接受现状
- 只会加深痛苦
- 每当别人家庆祝结婚纪念日时
- 母亲就会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
- 她和父亲今年已是几周年了
- 她会花上数小时缅怀过去与父亲相处的日子--一颦一笑
- 忧伤欢笑
- 仿佛历历在目
- 母亲却曾努力度过父亲过世后的日子
- 但不能接受父亲已过世的事实
- 却使得母亲无法拥有完整的生活
- 三年后
- 母亲也过世了
- 我想这三年来他一定活得很不愉快
- 她走的和父亲一样突然
- 没有任何先兆
- 学会了解真相
- 又能够不依恋过去的人
- 才能活的像自己
- 这不是麻醉自己
- 也不是遗忘过去
- 而是了解“亡者已矣”
- 成功或失败、羞辱或荣耀
- 都已是过往云烟
- “现在”就在眼前
- 等着你去开创
- 避免伤痛或正视事实
- 因生活压力而被迫学习了解现状
- 与主动去了解认清事实
- 两者间有相当大的差异
- 主动探索真相
- 学习值得学习的事物
- 才能够创造自己真正关心的事物
- 就像是为艺术而钻研艺术、发掘真相的本身
- 也纯粹只是为了了解事物的真相
- 不是为了其他理由
- 而事实根据也是创造性过程的唯一起点
- 在这一点上
- 你无法投机取巧
- 要掌握一切
- 你必须先学会了解事实
- 这里我们又可发现另一种冲突的现象
- 人类的倾向之一就是选择性的面对事实
- 对于痛苦、灾难的厌恶
- 使得我们很自然的想避开这些苦难
- “趋吉避凶”
- 为的就是不愿看到坏消息而采取的策略
找个好理由
一个人若不能正确地陈述事实,常常就会落入自我欺瞒的陷阱。约会迟到,在路上你就先编好一段故事。一到达,你不但已准备好复诵这个借口,而且自己几乎也已经相信这套说辞。避免正确地陈述事实,通常是为了避开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人类社会对于借口与理由一向十分重视。许多人都以为,若能找到失败的正当理由,就无须为失败扛责任。于是利用各种曲解事实,只为了自欺欺人。
生病是你无法达到预期水准时的好借口,因为我们不便对病人过度苛责;情绪不好也是常见的理由,“我的心情不好,无法负责。“
许多人常以环境的受害者自居,为自己的行为掩饰。“我是很想参加莎拉的生日宴会,但前脚刚出大门,老板打电话来了,说个不停,为了工作我也没办法!“曾经杀害旧金山市议员米尔克及市长莫斯孔的凶手怀特辩称在凶杀案当天,他的血糖浓度不正常。陪审团也一本正经地考虑这点理由,结果怀特获判轻刑。
任由借口理由满天飞的社会,绝对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艺术的传统就是要臻于人性的最高点。你可曾听见哪位艺术家在其作品失败时,会找出借口搪塞说:“我有理由。“
但有些人似乎乐此不疲,捏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明为何无法达成目标。久而久之,对追求真正想要的也就提不起劲了。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知道失败真正的原因可以帮助你调整行动,以达成最后的目标。但这与找借口掩饰失败完全是两回事。了解行动的有效性属于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要为自己失败辩护。
例如:挑战者号太空梭升空爆炸的原因不可等闲视之。找出原因有两大作用。其一,减少日后发生毛病的机率,以保障未来太空人的生命安全。
其次,找出原因,也有助于舒缓悲剧所造成的痛苦。挑战者号上的太空人是全美的菁英,升空不久前,还在电视荧幕上,向全国观众挥手致意。因此,实在很难让人接受这些人已灰飞烟灭的事实。
找出解释帮助我们接受事实—知道这些人已经走了,他们永远没有实现理想与希望的一天了。而一般人在他们心爱的人过世时,常会经历不同阶段的情绪起伏:悲伤、心情恶劣,然后是随之而来的坚定与祥和。然后过些时日,当另一桩不幸横生,这种情绪的起伏又会再度回来,让悲伤的当事者又重新面对生命中的另一次失落。除非当事者接受这些残酷的事实,否则他(她)很难好好地活下去。
我的父亲过世时,母亲几乎无法接受。父亲的遗物完全保持原状,任何人都无法接近或移动。似乎这样,父亲就能起死回生。
家人和亲朋好友都试着帮助母亲度过这个难关,但都无济于事。她的心中一直保持父亲的影像,始终无法认清已发生的事实。活在过去,不能接受现状,只会加深痛苦。
每当别人家庆祝结婚纪念日时,母亲就会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她和父亲今年已是几周年了。她会花上数小时缅怀过去与父亲相处的日子–一颦一笑,忧伤欢笑,仿佛历历在目。
母亲却曾努力度过父亲过世后的日子,但不能接受父亲已过世的事实,却使得母亲无法拥有完整的生活。三年后,母亲也过世了。我想这三年来他一定活得很不愉快,她走的和父亲一样突然,没有任何先兆。
学会了解真相,又能够不依恋过去的人,才能活的像自己。这不是麻醉自己,也不是遗忘过去,而是了解“亡者已矣”。成功或失败、羞辱或荣耀,都已是过往云烟,“现在”就在眼前,等着你去开创。
避免伤痛或正视事实?
因生活压力而被迫学习了解现状,与主动去了解认清事实,两者间有相当大的差异。主动探索真相,学习值得学习的事物,才能够创造自己真正关心的事物。就像是为艺术而钻研艺术、发掘真相的本身,也纯粹只是为了了解事物的真相,不是为了其他理由。
而事实根据也是创造性过程的唯一起点。在这一点上,你无法投机取巧。要掌握一切,你必须先学会了解事实。这里我们又可发现另一种冲突的现象。人类的倾向之一就是选择性的面对事实。对于痛苦、灾难的厌恶,使得我们很自然的想避开这些苦难。“趋吉避凶”,为的就是不愿看到坏消息而采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