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激发身心潜力
许多著名的例子都说明了如果能拥有清晰的愿景,就能克服健康上的问题。因此奇迹的药方并非不可能。在婴儿时期就失聪的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兼教育家)许多医生都不认为她能够对这个社会再有什么贡献。但是她的老师安苏丽雯却怀有一个愿景,认为海伦终究能够交谈、负责任、接受教育,并且以自己的方法服务这个社会。外号宝贝的奥林匹克运动员兼职业高尔夫选手萨哈利斯因病成残,医生对她说,她将永远不可能行走或打高尔夫球了。但她在自己内心制造了一幅重新挥杆的景象,并且真的在职业高尔夫球界又活跃了多年。上述这些例子虽然都不寻常,但是如果你一再对自己撒谎或曲解事实,这些例子发生的可能性将更低。
当你开始告诉自己什么是你想要的事物时,上述那位妇女所描述的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等现象,也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纽约市一位参加“创造技能”课程的学员,担任戏剧经纪人的助理已长达九年。老板答应要给她公平待遇,却从未实现。她后来因为怀孕无法继续担任这份工作。在参加“创造技能”课时,她听说有一个工作机会。虽然自己怀疑是否能一面带小孩一面上班,但还是参加应征。结果这个经纪人对她所提出在家中上班的想法非常赞同,于是她得到了这份工作。此外,经纪人还提供她兼职的办公室,以及更优渥的薪水。经过数个月的卖力工作后,经纪人答应让她入伙。当初如果她不能够将自己所欲与她所认同的可行性分开的话,她将永远无法达成现在的成就。
正确描述自己所欲的结果,必须先从与实现的可能性分开着手。
期望的景象力量惊人
毕卡索有一次在跟艺术家聊天时提到:绘画时,最初想画的景象是如何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如果用摄影机将一幅画的蜕变过程记录下来,会非常有趣。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梦想是经由什么样的途径逐步实现的。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绘画的图像基本上并未改变,即使外貌上有所更动,但起初想要的景象几近原封未动。
期望的景象具有某种力量,经由期望的景象你可以很容易的化腐朽为神奇。期望的景象可以协助你组织行动、集中价值观,并且很清楚地分辨出现状中什么是彼此相关的。
赛辛斯在描述贝多芬所期望的音乐景象,是如何影响到他的编曲过程时写道:“当达到完美的认知时,他(贝多芬)一刻钟也不须犹豫,因为他一眼就识出这正是他所想要的。”“所期望的整体景象,”赛辛斯继续提到:“更担任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几乎已成为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魔术般的特质
期望的景象还具有“魔术”般的特质。所谓的魔术指的是,在没有看见整个过程导致什么结果之前,就已经看到结果。赛辛斯认为作曲家在创作时,对于创作理念与程序并不十分重视,只是纯然在期望的景象的引导下进行创作。“通常,”赛辛斯解释说:“直到整个过程已经完成,作曲家并不了解整个思绪的发展过程。当作品已经完成时,作曲家通常还无法理会过来。”
似乎在冥冥之中,期望的景象引领着作曲家迈向最后的结果。许多创造者会对自己的创造物表现出亚与敬畏的态度。
希望景象的深处似乎有一只眼,能够超越现在的状况,看出现在还缺什么。这实在是一项人类伟大的本能,能够洞穿现在的与过去,而且能够从未知中,构思出一种从未存在过的事物。
二十世纪的伟大作曲家施托克豪森写到:“我们需要暂时闭上眼睛,学习倾听。因为天空中总有一些我们从未听过的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