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操纵
由于结构性冲突的不可解决性,人们经常倾向于采取越来越少的行动。一个常见的结果是,人们发现自己唯有在压力临头时,才会采取行动。于是渐渐发展出一种策略:提高压力,以迫使自己采取行动。通常他们也会将这种策略应用到其他人身上。在这种策略中,你让自己以为若不采取行动,将会有负面的结果产生,并且以此激励了自己或他人起而行。
冲突操纵的策略,一定是依循下列两个步骤:
一、强化冲突——强调若不采取行动,将产生负面效果,以达成强化冲突的目的。
二、采取可减少压力的行动——防止不想要的结果发生,以达成减少压力的目的。
采取这种策略的人并不是为了创造自己所欲,而仅是为了减少负面效果所造成的压力。譬如:为了避免竞争对手抢去市场,大公司常会采取新的计划以占有市场;当统计数字显示抽烟与肺癌有相当关联时,老烟枪可能会决定戒烟。
先发制人
在这个冲突结构中,冲突操纵的策略将在你的脑海中,制造可忍受冲突范围以外的负面结果景象。
这个动作会持续到内在的冲突感濒临至一个转折点。亦即忧虑升高,关切加深,大难似乎就在眼前。你的注意力将集中在当下的问题,以及不采取行动的潜在后果。从结构上来说,欲望的张力纾解系统将越来越主导整个结构的方向。
于是结构开始发挥补偿性作用,促使当事人朝相反的方向,采取以利达成目标的行动。
就这一点来看,冲突操纵的策略似乎发挥作用了。当事人已朝目标采取行动,并且有可能获致短期的成果。整个结构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主导系统的转移。但此时,“无法拥有自己所欲”的张力纾解系统又再度上扬。阻力最小之路不就即引领你逐渐飘离目标。
选来对自己施加压力以采取行动的动力也将跟着减少。如此一来,为使压力持续,便走回头路,相信自己办不到。过了一段时间,大幅摆荡将逐渐舒缓,采取的行动也将逐渐朝向中性化。所有的动作又回到可忍受冲突的范围内。长期下来,这种策略将以两种方式增强你的无力感。第一,这种策略本身强调,力量存在于你想要避免的环境当中。第二,这种策略让你知道,无论你如何努力,你所达成的都无法持久。
在第三章讨论解决问题时谈到,为了减轻问题的严重性所采取的行动,将舒缓问题的严重性,但也将减少未来的行动性。“问题解决”正是冲突操纵策略的最佳例子。
我曾经参加一项名为“创造和平”(Creating Peace)的研讨会“社会责任医师协会”)Physician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创始人凯蒂柯特(Helen Caldicott)是主讲人之一。她非常擅长在会议厅中制造一种 忧虑、大难当头和痛苦的气氛。她绘影绘形地描述当原子弹爆炸时,人类肌肤会产生什么样的病变。接着,她又提到大屠杀、饥荒、辐射感染、大气的变化,以及星球的毁灭等等,无一不触目惊心。演说时,她那平淡无奇的澳洲腔调,更令听者感染到一股悲伤气氛。于是整个会议厅逐渐热络起来,到处充斥着一股恐惧的气氛。不待她演讲结束,几乎所有的听众都已准备采取行动。这项研究会原本准备以理性对抗核子战争的非理性。结果正好适得其反。因为当烙在脑海中的恐怖印象变得越深刻,人们也就越显得无助与无力。
以人为力量挑起情绪并不是件新鲜事,它只是用来鼓动群众采取行动的一种操纵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只会造成履行“社会责任”者的内心产生更多的恐惧与无力感。久而久之,人们采取行动的能力将逐渐减弱。、核子武器确实存在。但我们是否应该视而不见呢?当然不是。但一个原本较安全的世界当初是如何浸染到这股恐惧氛围的?换言之,这些武器当初是怎么产生的?这是因为铁幕两边的军事单位都是采取相同的冲突操纵策略。当权者不断宣扬他方若控制整个世界时,世界将产生什么样的恐怖景象,以遂行其穷兵黩武的政策。对两地的民众而言,他们的忧虑和凯蒂柯特的一样深刻。但他们所采取的行动只是造成自己更多的无力感,以及更多的核子弹。
这类的思考逻辑是否真能拯救世界?反核子与赞成核子之间,在结构、型态以及模式上是否真有差异?
无力感倍增
经年累月在冲突操纵策略上花心思的人们,常会觉得自己越来越无助,越来越无力,采取行动的力量也越来越薄弱。当冲突本身成为所采取行动的背后动力时,所采取的行动将永远不会产生长期的创造。人类文明的未来若建构在冲突的基础上,其结果必和今天的相去不远。
冲突越激烈,采取的行动也越偏激。恐怖主义者所期望的行动,这种行为通常会诉诸一些崇高的价值观。
通常激烈的冲突会导致违反天性的行为。像是母亲拥有许多的子女时,这些子女就可以理当为“主义、理想”而阵亡。一个母亲的自然天性本是生育子女,让子女活下去,而不是任其死亡。但若冲突升高到某个程度时,母亲的自然天性就有可能被击垮。类似的悲剧在当今世界史上正不断地上演着。
许多团体刚开始都怀有崇高理想,但最后都沦为冲突操纵下的恶例。例如:“绿色和平”(Green Peace)组织近年来即采取此一策略。结果世人开始指控其秘密行动、蓄意破坏,以及恶意中伤的手段,使得一个原先倍受尊重的组织声誉毁于一旦。
另有许多人常在一篇好作品中,掺入操纵的策略而不自知。未来学家休斯敦(Jean Houston)即曾落入此一泥淖中。她提到:
我们正站在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要生存的话,我们只有尽力扭转生态和科技上的浩劫。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现在正是我们唤醒人类意识的时刻。
根据休斯敦女士的看法,如果不采取行动的话,人类将注定灭亡。她所提到的紧急事故、危机、浩劫,以及可能错失的“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就是所谓的冲突。为了减少冲突必须采取的行动就是,“尽力扭转生态和科技上的浩劫”“。若是不这么做呢?人类只有灭亡一途。
这里的讯息相当明确。亦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否则将沦入罪恶的渊薮。若信以为真,势必将采取行动以防止负面的影响,但真正的目标还是为了缓和的负面结果所造成的冲突。冲突一旦减缓,行动自如也将减少。这就是阻力最小之路的内涵:结构抵消了操纵的力量:大幅摆荡向某一端,必导致大幅摆荡向另一端,如此往返,振幅会逐渐减小;操纵最多只能带来短期的影响。